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续发展,造船业形势更加恶化,新船订单急剧减少,接单船厂数量加速减少。未来几年全球近300家在运营船厂中将有200多家面临手持订单清零的困境,甚至可能退出市场。剩余的60多家船厂将成为未来全球造船业的中坚力量。
281家活跃船厂64家船厂拥有超过75%手持订单
丹麦船舶金融公司(Danish Ship Finance)近日发布了一份长达80页的报告,阐述了造船业在未来几年将面对的艰难局势。
据了解,该报告综合克拉克森与丹麦船舶金融公司的统计数据,计算了2000载重吨以上的船舶,将手持订单中有至少一艘2000载重吨以上船舶的船厂定义为活跃船厂。
报告数据显示,全球正在运营的活跃船厂数量正在急剧减少。自2013年以来,已经有超过240家船厂离开了造船业,这些船厂的总产能约为1600万CGT。考虑到当前手持订单情况以及大部分船型领域的过剩运力,预计未来还有更多船厂将会关闭。
克拉克森数据显示,目前全球共有281家有手持订单正在运营的活跃船厂,这些船厂总产能约为5600万CGT。其中包括了106家中国船企、10家韩国船企、55家日本船企、56家欧洲船企以及其他地区的54家船企。
在这281家船厂中,手持订单主要集中在64家船厂手上,这64家船厂代表了全球一半左右的船厂产能,但却持有75%以上的手持订单,且手持订单一直持续到2022年及以后。该公司预计,这64家一线船厂将形成未来造船业的核心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丹麦金融公司列举的64家一线船厂中,一半以上都是中国船企,共计34家。此外还有10家日本船企、5家韩国船企、13家欧洲船企以及来自其他地区的两家船企。
“相比之下,其余217家船厂代表了全球40%以上的船厂产能,但手持订单量却仅占25%,其手持订单将在未来一两年内迅速交付完毕。今年,这些二线船厂中有114家将交付完最后一批订单,这114家船厂总产能为750万吨。2021年,又有106家船厂(总产能1600万CGT)将交付完全部订单。”
丹麦船舶金融公司警告称,到2021年,造船业的形势只会更加恶化,特别是日本船企,多达45家日本船厂的手持订单即将告罄。虽然船厂产能真正关闭所需的时间往往比预期更长,但对于许多二线船厂而言,当前的手持订单前景格外暗淡。
造船业形势更加恶化接单船厂数量加速减少
近年来,在新船订单下降的同时,接单船厂数量也在减少。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,2017年-2019年,全球和中国有接单船厂的数量均呈下跌趋势,且有接单船厂的数量在加速减少。2019年,中国有接单船厂数量降至仅72家。
进入2020年,全球新造船市场遭到新型冠状毒疫情的重击,一季度新船订单量暴跌。根据克拉克森的统计数据,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船订单量总计为233万CGT,同比暴跌71%。
丹麦船舶金融公司的报告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,仅有35家船厂获得了新船订单,相比2019年的149家同比减少了70%左右。
以产能计算,今年第一季度未获得新船订单的船厂产能总计为3100万CGT,成功接单的船厂产能总计仅为2500CGT。这意味着,全球总计5600万CGT的船厂产能中,仅有45%在一季度成功接单。
这是过去几年来该比例首次低于50%。2014年一季度成功接单的船厂产能占比高达88%,2015年这一比例降至82%、2016年继续降至62%,2017年回升至75%,到2019年持续回升至81%。
根据丹麦船舶金融公司的报告,从2019年年初至今,全球281家活跃船厂中有127家未能接获任何一艘新船订单,成功接单的船厂数量则为154家。这154家船厂中59家来自中国、8家来自韩国、50家来自日本、26家来自欧洲、还有11家来自其他地区。
在丹麦船舶金融公司看来,今年第一季度这种订单稀缺的局面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。该公司预计,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不太可能出现重大订单活动,“下一轮订单活动可能要等到关于未来燃料组合逐渐形成共识的时候,这将会催生下一代更加脱碳、更加自动化的船舶需求”,但这种订单潮何时会到来还无法确定。
信息来源:国际船舶网